11 月 7 日上午 10 时许,信息化与水电中心维修人员邹忠明、李建新在拱宸桥校区 13 号楼日常安全巡查中,敏锐察觉配电房内有异常烟味。二人即刻上报,并联合主管郑永明开展排查,迅速锁定隐患源头为地下电缆沟,为后续处置抢占了关键时间。
隐患即命令,后勤党总支书记张卫东、副处长张烨及中心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研判,确立“保障教学优先”原则。一方面快速制定分阶段抢修方案,另一方面同步对接学院,协助完成断电前教学安排调整与应急准备,确保抢修与教学秩序无缝衔接。
此次抢修需在当天13:00前恢复供电,雨天给室外作业增添了不小挑战。中心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有序调集人员组建专项抢修队,精准筹备电缆、工具等物资,在作业区域快速搭建防雨帐篷划定安全施工区。抢修中,团队分工明确、协同高效,室内排查线路参数、室外清理电缆沟,各环节衔接顺畅,队员们不顾雨水打湿衣裤,始终保持有序作业节奏。
当天12:30前,临时供电成功接通,确保了下午教学活动如期开展。傍晚,全面抢修顺利收尾,初步消除隐患。周末,中心还联合维保单位,借助专业仪器对故障线路及周边配电设施开展全覆盖检测排查,彻底杜绝安全隐患。
此次抢修全程衔接有序、处置有力,既彰显了信息化与水电中心“闻险即动、高效协同”的应急能力,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尽心尽力为师生,优质服务在后勤”的承诺,为校园教学科研筑牢了用电安全屏障。
下一条:【物业会务中心】“物业优服务·身边好管家”第四届“管家在身边”师生服务需求 调研活动圆满举行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