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惊春清谷天”,清明既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亦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春天的第五个节气,“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是为清明。清明时节,人们通常会制作青团、艾饺、棉菜团等时令食品品尝。为传承传统文化,丰富校园师生生活,饮食服务中心细心筹备,用心组织,精心开展了多元青团活动。
时令上新,舌尖上的味道
自上周开始中心两校区各餐厅陆续推出了从和粉、调馅、榨汁、到糅合全过程手工制作的青团、艾饺供应给广大师生。豆沙馅、芝麻馅、春笋肉馅等多种馅料丰富、甜咸具有的风味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教工餐厅延长服务范围,每天推出当日现做的青团艾饺供老师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分享这一口来自食源的新鲜感。截止目前共计供应近2000份青团、艾饺,给近百名老师带去了来自花园餐厅的暖心服务。
劳动育人,指尖上的文化
在前期与各书院、部门的积极对接筹备下,4月1日来自于宸阳书院、明哲书院、心理中心等三个部门的协同组织下,共计近百名师生在朝槿餐厅、里美餐厅开展青团DIY制作活动。来自于宸阳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241班的团支部、来自于明哲书院的团学成员、来自于校心理协会的会员在食源面点阿姨的指导和带领下共同完成了一千三百个青团、艾饺制作。制作完成后同学们在品尝春天的味道的同时,将这份味道带到了杨汛桥校区的各个角落和自己的室友同学、辅导员老师、宿管阿姨、门卫叔叔们共同分享。
系统教学,心尖上的传承
本周的教职工厨艺课与学生面点选修课共同开展青团的制作,在面点师系统的理论教学之后,上课师生亲手操作实践,将自己脑海中的青团与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虽造型各异但不变的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那抹传承,寓教于乐,方显文明。
“青团薄薄浑成碧,糯香秾透入玉肌。”青团的制作历史悠久,具体出现时间无法精准考究。但是一口青团蕴含的不止是馅料、粉团的滋味,它蕴含着融合在中华民族里的饮食文化。身膺民社稷,民以食为天,饮食服务中心历来重视传统饮食文化的传承,始终致力于为师生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与舌尖上的味道。
下一条:【公寓服务中心】奏响“安全曲”,把好“安全脉”
【关闭】